聚焦新型城镇化,围绕贯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乡村振兴、城市功能提升、智慧运维、绿色建筑等4个领域关键技术攻坚,支撑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和美丽宜居新家园建设。 原标题:注重培养年轻干部社交能力(锐评) □江武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认为自己存在“社交恐惧症”。 “青年说”曾发起一个网上调查,参与投票的2532名网友,仅69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问题,97%的参与者认为自己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 这意味着,一些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干部,可能或多或少也存在“社交恐惧”问题,地方党组织重视培养年轻干部的社交能力,需提上日程。 年轻干部,特别是基层年轻干部,要履职尽责,要服务好群众,免不了要和基层群众打交道,需要面对面和基层群众交心谈心。 如果社交能力缺失,见到群众,就面红耳赤、不知所措,怎么能让群众敞开心扉,把真心话、知心话、牢骚话说出来。 如果一个基层年轻干部长期走不进群众心中,对群众的“急难愁盼”只是一知半解,要想服务好群众,让群众满意,恐怕是难上加难。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 察民情访民意,让群众说出心里话,可以说是对年轻干部社交能力的一种检验。 什么是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何纾解发展堵点、民生难点?怎样解决好民生领域历史遗留问题?意见呼声在群众中,办法经验在群众中,改革发展的重点也在群众中,需要广泛听取、认真研究。 为群众办实事离不开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下属单位、深入工作服务对象,拜人民为师,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关心群众,观照现实、推动工作。 一部分年轻干部,虽然理论知识渊博,对现代办公技能驾轻就熟,但和群众打交道的能力不强,对群众的困难问题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此外,也有一些到异地他乡任职的年轻干部,因为听不懂群众的“乡音”,不能和群众正常交流,这也成了体察民情,服务基层的障碍。 培养年轻干部社交能力,要发扬“传帮带”的好传统。 基层党组织让老同志、老干部带着年轻干部走基层,这对年轻干部掌握和群众打交道的本领,大有帮助。 此外要加强锻炼。 基层党组织要信任年轻干部,主动把年轻干部放到基层第一线,让他们独立面对,独立和群众相处,在服务群众中锻炼成长,这对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将大有裨益。 (责编:黄莎、杨晓娜)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推荐阅读 。 近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ST三五和ST安控在复牌当日股价均遭遇20%幅度的跌停。 (责任编辑:admin)本文由狼人最新网站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hrealm.com/zx/2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