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来说,要严格落实书记、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更加扎实地做好复学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外地师生返校前的隔离监测,精心设计入校检测流程,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确保每个环节不出纰漏;要上好防疫教育“开学第一课”,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指导家长做好学生每天上学前的体温检测,人人参与、共同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林露)近日,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大会暨“五院一地”授牌仪式在该校国音堂音乐厅举行。 创建于1964年的中国音乐学院素有“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的美誉。 会上,中国音乐学院校长王黎光以“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规划”为题作主旨发言。 他首先从音乐艺术本质属性、文化艺术为国家名片、音乐学科肩负大国崛起使命、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特色与发展不足四方面阐述了对音乐学科与研究型大学的相关思考。 王黎光表示,中国音乐学院2017年成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0年进入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是对学校乃至音乐学科研究属性的再次认可。 王黎光表示,中国音乐学院正在开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将以“五院一地”——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中国乐派研究院、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教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筑牢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理论研究基础,加强国家智库建设,为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会上,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校长王黎光共同为中国音乐学院“五院一地”揭牌。 王黎光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院长毕明辉、中国乐派研究院院长刘嵘、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士魁、中国音乐学院教育学院院长郭彪、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萃颁发聘书。 中国音乐学院如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王黎光向记者介绍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措施。 一是建设“五院一地”,形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论保障;二是建设“中国乐派”,将其作为音乐教育体系发展的核心内容;三是打造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中国音乐高层次人才的改革举措。 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致闭幕词时表示,中国音乐学院要对标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要求,制定出台具体方案,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二要强化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探索艺术学与其他学科门类的新兴交叉学科;三要加快推进科研机制改革,提升整体科研能力;四要引进和培育研究型高端人才,优化师资队伍;五要聚焦国家战略和首都定位,提升艺术创演能力,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风格、首都特色的高品质精品力作。 (责编:林露、李昉)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推荐阅读 。 近日,国务院安委办对外公布一批今年以来各有关部门报送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执法典型案例:辽宁沈阳经纬客运有限公司所属车辆严重超员载客案,四川曙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隧道工程施工存在安全隐患案,亚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航空器技术记录管理不规范案……这些典型案例,既是警示教育也是案例指导,传递着“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的信号。 (责任编辑:admin)本文由狼人最新网站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hrealm.com/zx/177.html |